全球衛生文化能力:觀點與實務 課程心得

/國立臺灣大學  健康政策與社會研究學分學程  陳冠臻

 

全球衛生文化能力課程本著對原民健康不平等議題的關懷,踏入位於花蓮瑞穗的Kiwit(奇美)部落,我們跟隨在地阿美族人的腳步,嘗試從數據的對向出發、面向他們生活的場景以拓展視角,並培養公共衛生與醫療專業所需的文化能力。

 

課程開始,李柏翰老師帶出臺灣原住民族健康不平等議題的幾個焦點:族群間平均餘命的落差、資源分配不均之隱患,與原民議題的複雜性,究竟原民所遇到的困境是否有標準答案?過去面對不平等的無力感又是否能在這次旅行中被扭轉?公共衛生與醫療的訓練是否會在如此強調「文化」的課程中受到強力的批判與挑戰?都將在課程中一一揭曉。

 

在奇美部落文化發展協會的悉心安排下,我們沿著傳統捕魚祭進行的場域(即秀姑巒溪畔)收取籠中的溪蝦與辨識並拾取麥飯石回到居住的地方烘烤,搭配檳榔葉鞘折疊製成的傳統容器製作簡單而美味的石頭火鍋。我們步行在部落民宅間雞鴨漫步的種植區域、乘車翻過山頭到牛隻散居的野生植被,嘗試操作沈重的鋤頭與碰觸土地來獲取茅草根、飛機菜等奇美人代代相傳的食用、藥用植物,不論是經由熬煮後的足浴藥湯或是裹上麵糊後簡單炸過的蔬食天婦羅,都為每個人的臉上增添滿足的笑容。

 

文化安全(Cultural safety)的觀念是課程的一大重點。以公衛工作為例,文化安全不僅期許個人充分理解受服務對象的族群文化與歷史脈絡,更追求在此前提下建立平等、互信的合作關係。課程最後一晚,在卓溪鄉衛生所服務的陳志偉醫師與我們分享原民醫師的甘苦談,聽到醫師說自己從不以正式的衛教方式強硬要求患者戒除菸酒檳等物質、只要求他們定期接受健檢直到數字的異常出現,對我衝擊不小。畢竟在數據的佐證下,我們所見的原鄉是生物風險因子(嚼檳率、吸菸率、飲酒率)與負向健康結果(事故死亡、癌症、平均餘命落差)的疊加,自然會認為積極阻絕風險因子才是根本,令我心中疑慮:文化安全是否過度理想化、以文化為由期待健康工作者無條件接納風險行為的發生?

 

原來,在看似放任患者抽菸、嚼檳榔行為的背後,陳醫師致力於對患者解釋風險行為的傳統文化意涵(酒精與檳榔僅是原民生活的一部份,而不應該是大部分)、申請政府計劃以籌措社區營造經費等等很「不醫療」的角度出發,展現出更加實際且「接地氣」的工作精神!老師亦道破常見的盲點:「健康」問題若只採取「醫療」手段進行改善,成效相當有限。文化安全實際上嘗試提供專業工作者一種彈性:在專業訓練下,規範隨著制式文書與資訊系統深植於我們的思考中,依據對行為的解讀來決定回應,但這個過程並不存在一體適用的標準,文化安全論述中所保留的彈性空間也進一步觸及政策制定,正好回應了當代對健康照護「質」的追求。

 

2020年起,原住民族健康基本法草案在立法院進行審議,然而時至今日尚未有定論在東華大學教授民族社會工作的Umin Itei(日宏煜)老師以身處倡議最前線的經驗引導我們展開討論,臺灣原住民族由於人口比例僅佔約2%,立法席次僅有6席,因而推動法案往往仍需仰賴非原民立委支持,又因選制設計,原民無法藉投票給非原民候選人展現政治影響力,無形中成為原民權益的屏障。即使如此,學者與基層工作者推動具文化敏感度照護服務的努力並未停下,此時面對的挑戰則轉為行政體系注重績效目標、尚未納入族群主流化觀念的特性。

 

Umin老師提到,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健康促進方案包含運動,與其在部落或文健站設置健身房與跑步機,為何不能讓在溪邊撿拾麥飯石或採集苧麻並織布成為一種健康促進方案?走入奇美部落,我們看到得天獨厚的環境、領受代代相承的傳統活動,從語言、場域到社會角色,有太多的素材可以成為健康促進計劃的一部分,健康政策的執行能否為這類型的計畫留有空間?如何為有心投入且更深入理解當地文化的基層工作者撐出空間?是老師希望我們作為未來的公共衛生/醫療從業者可以記在心中的提醒。

 

在部落停留的短暫時間,我們也走訪奇美國小附設幼兒園的沈浸式族語教學、參與部落文健站的宣導,也讓我好奇文化及語言復振對健康工作者的重要性為何?同為公共衛生專業出身的Sifo Lakaw(鍾文觀)老師完成自己的研究後毅然回到花蓮推動族語教育,Sifo老師點出諸多本土語言因多重因素而失落的時代現象,在這失落的一代,許多人選擇隱藏、拒斥自身的身份,而這並不僅僅是失去語言,更成為橫亙數代人的認同創傷,在心理健康極受重視的當代,不論是作為上一代修復創傷的途徑,或是成為下一代自我認同與心理韌性的載體,文化及語言復振的角色都值得被重視。

 

感動之餘,老實說我也想過非原民出身的自己為何要認識原民議題?同樣並非原民背景,卻因緣際會投入相關研究的張瀠之老師提供我們很好的模範,在全英文課程中,部落長老們的話語需要被翻譯,我們可以立即意識到瀠之老師如何藉由投入的聆聽與自身在原民部落田野工作多年的經驗來確認長老的意思並轉換為習慣使用學術思考的我們能夠理解的內容,老師也提到向部落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以課程的形式進行活動的好處在於我們能夠明確保持向部落學習的心態,不會迷失在專業工作者或服務隊需要給出解決方案的壓力當中。

 

作為一名醫學生,我在課程中重新思考了文化相對主義:疾病、藥物都有其固定的運作原理可以被記載在教科書上,但個體生命經驗與群體文化都難以被寥寥數語概括。過去的我難以想像,原民運動的前線工作者是如何不斷與自身、與社會、與政策決定者對話,藉由學術發表、政策倡議乃至於文化體驗來為自己的族群爭取曾被剝奪的生活空間。而看似局外人的我,若能培養自身的文化能力,或許就能從單純做對的事情進階到將事情做對,以達成使患者健康的目標。綜上,我認為在專業工作當中發揮文化能力的重要關鍵是:建立開放的心態、積極學習不同文化,以及主動理解並承認仍存在於臺灣社會的不平等議題。課程的設計引導我們放下成見並走入完全不同的生活場域、與我們從未有過機會相處的人們促膝長談,對於學習「如何學習」此類議題,是再合適不過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