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立臺灣大學 動物科學技術學系 林原佑助理教授
1950年,自從學者發現動物飼料中添加低劑量抗菌劑,可提升動物生長效能,大規模降低生產成本,畜禽飼養多採密集且大量之生產模式,透過抗菌劑的使用,亦能預防動物疾病發生;1951年起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抗菌劑作為飼料添加後,面對龐大的肉類生產需求,各國逐漸將抗菌劑視為必備添加物;1951年僅110公噸,至今已超過一萬公噸。然而,隨消費者對食安議題抬頭及醫療或公共衛生面臨抗菌劑之抗藥性威脅,抗菌劑的使用及影響逐漸受到重視。
歐盟自2006年起全面禁止對產食動物的飼料添加非治療用途的抗菌劑,此類抗菌劑一般稱為「抗菌劑促生長飼料添加劑」,低劑量添加於飼料中,有促進生長的功能,長久以來被農民廣泛使用。目前我國動物用藥品可添加於飼料中供給家畜禽作為促進生長、改善飼料利用效率及預防控制疾病之製劑,屬非處方藥品,在使用上應符合〈含藥飼料添加物使用規範〉規定之品目、規格、使用對象、用途、用法、用量、停藥期等。我國動物用藥品使用準則於九十四年五月四日發布施行後,經歷十次修正,最新的一次修正草案清楚地說明基於維護動物及人類健康,就醫療重要抗菌劑與具細菌交叉抗藥性之抗寄生蟲劑品項進行檢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110年10月26日將含藥飼料添加物使用規範之抗菌劑,包含安痢黴素(Apramycin)、培可黴素(Bicozamycin)、磺胺二甲嘧啶(Sulfamethazine)、泰黴素(Tylosin)以及具細菌交叉抗藥性之抗寄生蟲劑,包含歐美德普(Ormethoprim)、磺胺二甲氧嘧啶(Sulfadimethoxine)、磺胺奎林(Sulfaquinoxaline)等七項品目停止使用,不得製造、輸入、販賣及使用作為供給家畜禽促進生長之非處方藥品。由國內主管機關於近幾年修正動物用藥品使用準則的頻度,可見抗生素的減用或減量議題確實受到政府及國人的關注,也提供了一個更加安全的環境。
然而,人類在畜牧產業使用「抗菌劑促生長飼料添加劑」已有數十年的歷史,直接跨入「無抗飼養」模式,初期勢必造成各面向的衝擊,包括生長表現降低、疾病損失率提高等。因此,許多國家採取漸進式改革。以國內的家禽產業飼養模式為例,多以所謂的慣行飼養為主,以合法使用並遵守停藥期為原則,所生產的產品經檢驗結果,符合政府對於動物用藥的法規標準。然而,為因應未來的國際趨勢,翦用抗菌劑飼養是可以考慮的方式,此方式之飼養過程強調「剔除」引起細菌抗藥性嚴重、與人醫重疊、甚至對人類醫學重要之抗菌劑。因此,「翦抗」是比較貼近目前世界翦抗行動的用字。除此之外,各國學者也對抗菌劑促生長飼料添加劑之替代物研發有積極的作為,美國及東南亞各國之畜牧產業對於天然物類及植生素類之飼料添加物需求逐年攀升,其相關產品之產值年複合成長率超過15%,就前述保障公共安全及降低人類對於抗菌劑之抗藥性威脅思維下,與國際接軌之「無抗飼養」或「翦抗飼養」,使用天然物或植生素等添加劑取代抗菌劑,並改善生產環境以提升飼養品質,皆是可行的方案。
總結來說,近年來隨著人類對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的重視,以及對抗菌劑抗藥性問題的關注,畜牧產業在使用抗生素的政策和思維上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轉變。不同國家和地區都紛紛提出了適當的使用準則或指引,並強化了對抗生素使用的監管。這些措施的目的是為減少抗生素在畜牧業中的使用量,減緩抗藥性的發生。未來,我們需要繼續密切關注這個問題,進一步加強替代產品的開發並且滾動式修正抗生素的使用規範,以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畜牧產業的永續發展並降低人類面臨抗菌劑之抗藥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