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學院的奇異之花:來自衛生福利部的校友心聲

/國立臺灣大學  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  林奕任

 

我畢業於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碩士班,自認屬「非典型」的公共衛生學院畢業生。我興趣是在各個學科領域之間游移,理解並試圖橫向連結。大學是臺大哲學系,雙主修中國文學系,輔修社會系,修畢婦女與性別研究學程、臺灣研究學程。在大學時期做的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後來改寫成我的學士論文,研究的主題是臺灣男同志的長篇小說,用的方法是文本分析。

 

當時的我雖然關注各類性別議題,卻沒有其他的施力點,讓我開始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在讀臺灣文學研究所碩一時,我選修官晨怡老師性別與健康課程。雖然性別與社會、政治及法律,乃至於文學,都是學院裡常見的議題,對當時的我,性別與健康之組合卻是相當新鮮。也因為這門課程,讓我發現我在大學時期所學的社會科學觀點,是可以這樣運用在公共衛生領域的。但我對於社會科學的量性與質性研究方法,乃至於人類學的田野方法,一無所知,於是我決定轉到行為健康與社區科學研究所(行社所),學習更多的研究工具,來輔助我了解這個社會更多一點。

 

行社所提供了一個跨領域的土壤,其中涵括了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以及傳統公共衛生的觀點,讓我明白這些領域如何各自獨立,卻又重疊交織,這裡有健康社會科學、社會流行病學、健康心理學,還有前述的性別與健康課程,都使我明白學科領域並不僵化,受限的經常是我們不敢向外跨出的心。此外,不論是公共衛生質性研究、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法,還是應用生物統計學,均使我獲益良多。

 

這些學期對於爾後我到衛生福利部任職,有重大影響。因為我開始不害怕學科的疆界,不受限地去闖蕩。研究所時期的我,在指導老師指導下,邊讀公共衛生,邊準備社會行政的國家考試。社會行政的考科,幾乎全數屬於社會工作的範疇,包含社會工作、社會研究法、社會政策及法規等。當時的我一邊在公衛學院學習新知,下課後一邊貪心地看著社會工作的教科書。後來的我順利考上國家考試,進入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司工作,目標是運用所學,在公部門實務界一展所長,累積實務經驗後,再回到學院內做些接地氣的研究。

 

有關公部門的實務現場,同樣是高等考試的職位,隨著所分配到的部門層級不同,接觸到的業務性質其實相當不同。以衛生行政來說,可能被分配到中央單位如衛生福利部及其所屬三級機關,像是中央健康保險署、疾病管制署、國民健康署及食品藥物管理署,都是分配的大宗。

地方單位則是各縣市的衛生局,以及衛生所,當然也有公立醫院。如果分配到中央單位,將有機會參與當今重大公共衛生及社會福利政策的制定過程、法規的起草及修訂過程,我在長照司的業務,便包含了居家失能個案家庭醫師照護方案、獎助布建住宿式長照機構資源計畫的專案管理,也包含長期照顧服務機構設立許可及管理辦法、設立標準等法規釋示及適用。這類型的業務,通常需要跨領域的知識,除了要了解公共衛生、社會福利,還需要對於法律有基礎的了解,其中最重要的當然就是行政程序法,以及基本的法律解釋觀念。

如果是報考衛生行政,通常屬於非常民所想像的公務員生活,不敢說加班是常態,但是隨著業務性質不同,或多或少會在平日或假日加班。就學時期所學的研究方法,不論是質性或量化,都有助於我執行業務,中央的工作是跨領域的,不斷學習的過程,也因此我在工作後還回到臺大進修法律學分班。相較於中央單位,地方單位則是側重於執行,衛生局主要執行中央制定的方案或計畫,受到中央主管機關的考核,並且依據所需適用法規,如有疑義則經常透過函詢的方式詢問中央主管單位,而衛生所則往往是最貼近地方人群的實務現場。學弟妹若有志於報考公職,投入公部門,可以依據自己的人格特質來選擇單位。

 

因為自己的決定,就是好決定。

 

隨著教師研究領域及背景的多元化,公衛學院的「典型」或許正在逐漸消融。

公衛學院是一片多元的土壤,從倫理分析、田野調查、深度訪談,乃至於量化分析,我很慶幸來到公衛學院,跟著指導老師官晨怡老師學習,也在成長的路上遇見張書森老師、葉明叡老師、李柏翰老師,這些老師都讓我看見公衛跨域特質,也期盼途經徐州路公衛大樓的每個人,都能開出屬於自己的奇異之花。

 

林奕任,108級行社所畢業生,現職衛生福利部科員

 

>>上一篇:公衛專欄-在精神醫學公衛的視域,從校園角度的思索

>>下一篇:公衛專欄-「所有的經驗都不會白費」練功二十年,公衛人的科學傳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