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被忽略的鼠媒傳染病-漢他病毒症候群之鼠媒實務調查紀實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  蘇信維、林士翔、林芳伶、陳盈瑄、簡揚達

 

漢他病毒、媒介生物及流行情形

漢他病毒症候群,為我國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屬人畜共通傳染病,依傳染病防治法規定是需要於發現疑似病例24小時內就要通報疾病管制署並啟動衛生介入措施。漢他病毒症候群的感染途徑,主要是吸入或接觸到鼠類排泄物(糞/尿)污染到帶有病原體的塵土、微粒或被帶病毒的鼠形動物咬傷而感染;而我國媒介漢他病毒之病媒動物為鼠形動物,包括於都市或鄉村環境中常見的溝鼠(Rattus norvegicus)、亞洲家鼠(R. tanezumi)、家鼷鼠(Mus musculus)、臭鼩(Suncus murinus)、鬼鼠(Bandicota indica)、小黃腹鼠(R. losea)、緬甸小鼠(R. exulans)、田鼷鼠 (M. caroli)及赤背條鼠 (Apodemus agrarius) 9種,這些老鼠多與居民生活的環境重疊,致使人類經常暴露於感染的風險中。其中,溝鼠及臭鼩有較高的漢他病毒抗體陽性率[1],溝鼠更是造成全球漢城型漢他病毒 (Seoul virus) 擴散的重要病媒鼠種[2]

我們從疾病管制署公布20132022年間之漢他病毒症候群確定人數中發現,除了近5年的確診人數較前5年高出3倍以上之外,特別是在20202021COVID-19疫情流行期間,連續2年漢他病毒確診人數皆突破10人,顯見漢他病毒症候群之感染風險是有日漸升高的趨勢;此外,由於感染漢他病毒的症狀可區分為漢他病毒出血熱與漢他病毒肺症候群兩類,目前並無專用的特效藥,多以支持性藥物治療,因此若無進行漢他病毒感染檢驗,將無法發現漢他病毒於人類族群的流行情形,進而低估其風險。

 

實務參與及案例紀實

今年有機會參與蔡坤憲教授與王錫杰副教授的研究計畫,共同投入社區進行鼠媒漢他病毒流行病學調查與研究的實務參與。這是一個很寶貴的經驗,因為疫情的發生往往不能預期,就在今年2月突然接獲衛生單位通知有確定案例發生後,蔡老師的研究團隊本著防疫視同作戰的防疫態度,快速啟動應變措施,於短短的1天內,除了與衛生單位進行頻繁的溝通與協調之外,更是迅速整備完成所有需要之調查物資、工具及調度人力與交通工具投入,並且兩位老師迅速擬定調查方針就火速投入調查,說實在這真的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若非身經百戰怎麼有辦法達到!

 

而我們也很幸運,就在短短的一個月內,連續接獲2起新增案例通報,2起案例的感染源環境特徵與一般市場或居家環境很不一樣,包括一例是從事飼養白鼠工作,而另一例則是於飼料倉庫工作,且常撿拾鼠屍或清理鼠糞,兩例之暴露風險都很高。調查過程我們像海綿一樣快速吸收實地調查的知識與經驗,參與並學習衛生單位與民眾的溝通協調的方式、鼠籠佈放的技巧及精進調查工作的效率,而實地調查中也了解到為什麼這兩個確定病例會比一般人要有較高的感染風險,主要問題還是出在環境衛生與暴露風險的管理,例如我們隨處可見的鼠糞(圖1)、鼠跡(圖2)、鼠屍(圖34)或者食物與雜物隨處放置(圖56),甚至親眼目睹4隻大老鼠在面前逛大街等。

 

1、鼠糞

2、鼠跡(足印與擦痕)

3、鼠屍(黏鼠板)

4、鼠屍(遭床墊壓死)

5、雞舍飼料、糞便與雜物亂堆

6、食物未妥善冰存與整理

 

鼠媒調查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抓到老鼠,因此鼠籠怎麼佈放才能抓到老鼠就是關鍵了。老師實地帶著我們從鼠餌選擇與懸掛 (圖7)、觀察新鮮鼠糞、鼠擦痕及囓咬痕等鼠跡,進而判斷哪條鼠徑或環境會有較高的誘捕機會而進行佈放(圖8)。我們每次都會放置100個鼠籠並進行為期32夜的調查工作,我們會在第二天進行鼠籠巡檢工作,也就是檢查看看鼠籠是否有捕獲到老鼠(圖9),如果有捕獲到老鼠的話,就會使用二氧化碳進行氣體麻醉,麻醉後則進行抽血與採集體內組織進行病毒檢驗(圖10),等待一切完成後會在更換新的鼠餌後把鼠籠放回原本佈放的位置繼續誘捕老鼠,最後一天會重複第二天的巡檢工作後將鼠籠回收,等待採檢工作完成後,我們就完成鼠類的調查工作囉!

 

 

7100個鼠籠餌料吊掛照

8、鼠籠檢查與佈放

9、捕獲老鼠的鼠籠

10、鼠隻採檢

 

建議事項

經過鼠類實務調查與檢視疾病管制署於2016年訂定之「漢他病毒症候群防治工作手冊」規定,雖現行的防疫策略已相當完備,但仍有發現一些在實務面可以優化的部分,例如「漢他病毒症候群防治工作手冊」規定須針對漢他病毒症候群的疫病進行防治,最重要除了針對確定感染漢他病毒症候群的病人,應於24小時內進行通報法定傳染病及衛生單位、48小時內進行疫情調查之外,接觸者與感染源皆需要進行處理,但是感染源的部分並未設定時間限制,此易低估環境病媒的傳染風險而造成擴散;此外,近年因退休潮導致各衛生單位內熟稔病媒鼠類防治專業的人員銳減,不易進行有效感染源調查與鼠類防治工作等,因此,提供以下建議供相關衛生單位政策推動之參考:

1.          中央衛生機關

(1).     可參考國際鼠媒傳染病之流行與分布情形,定期推動由第三方單位(大學或研究單位)執行全國性社區鼠媒傳染病調查,以有效掌握國內漢他病毒之流行趨勢與基因型,以利及早預警與擬定應變策略;

(2).     應建立感染源調查之時間標準,因為疾病擴散具有其時限性,若未訂有時間限制,易錯失防疫之黃金時間;

(3).     定期培植中央與地方之鼠媒專業技術人員之知能及複訓;

(4).     應協助分析與管理地方政府執行感染源調查與防治之成果,並掌握其個別優劣處,逐步優化地方政府之防疫措施與作為,進而提高防疫之成效。

(5).     可不定期舉辦工作坊,構建一可供衛生機關與學術單位之交流平台,藉此分享防疫實務經驗與病媒專業知識,彼此交流以取長補短並可相得益彰。

2.          地方衛生機關

(1).     維穩鼠媒專業技術人員員額與平時整備防治物資;

(2).     疫情變時,應落實執行公開且有效之鼠媒感染源調查,由於民眾對於鼠媒相關知能較低,建議應由衛生單位親自或陪同執行為佳;

(3).     針對感染源周圍半徑200公尺範圍內區域,若於捕獲之鼠媒血清中檢測出抗體後,應盡速於該區域內進行滅鼠,並建立前後監測機制,以有效掌握衛生介入措施之成效。

(4).     除平時進行衛教宣導提高民眾疾病意識之外,應透過多元管道告知民眾,若遇疫情變時,須配合疫情所需調查與防制作為之權利與義務,以利疫情防制之推動與提高成效。

 

參考文獻

1.  潘銘正等. 人畜共通傳染病宿生運動監測研究II. 台北市: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研究計畫; 2006.

2.  Lin X-D, Guo W-P, Wang W, Zou Y, Hao Z-Y, Zhou D-J, et al. Migration of Norway rats resulted in the worldwide distribution of Seoul hantavirus today. Journal of virology. 2012;86(2):972-81.

 

>> 下一篇:生活園地-大一生活

<< 上一篇:公衛專欄-25 Years with PM2.5: A Personal Reflection and Persp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