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前線紀事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碩士學位學程  李安阜

 

面對未知,我們永遠沒有準備好

 

        回想起20201月看到電視新聞中,大陸武漢疑似有傳染病爆發的時候,心中暗自覺得這應該不會是什麼嚴重的問題吧?畢竟SARS的疫情還歷歷在目,我無法想像又有新型的病毒爆發感染。然而,從那時起,臺灣以及全球各地都陷入了長達三年的嚴峻考驗。

 

        從鑽石公主號在海上發生群聚感染開始,臺灣陸陸續續有零星的感染事件。直到20215月萬華群聚感染爆發,快速的傳播速度讓北部各大醫院和救護系統措手不及。還記得新聞報導萬華有疑似感染病例後,地處鄰近的台大醫院也陸續收到了疑似確診病患,當時的變化太快,檢驗量能還跟不上採檢的量,很多發燒或有接觸史的患者,只能暫時的隔離在戶外等待長達數小時的檢驗結果。在安撫患者的不耐之餘,自己心中也是有許多不安的,不知道這些患者的採檢結果如何?面對未知的病毒,自己的防護裝備是否足夠?記得那陣子只要有發燒或是接觸史的患者,只要採檢幾乎都是陽性。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有一位沒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的患者因為腳扭傷需就醫,採檢之後竟然也是陽性,患者聽到自己確診後的訝異臉孔一直留在我心中無法忘懷。

 

        因為疫情的快速爆發,相關的防疫物資如口罩或酒精都被瘋搶一空,醫院防疫初期在物資方面也相對缺乏。記得在疫情期間,每一個月月初都會計算當月上班班數來決定配給的口罩數量,拿到之後還要小心翼翼的保管和謹慎使用,因為當時社區的藥局等地方,是幾乎不可能採買到相關物資的。N95口罩就更不用說了,每次上班前都需要先登記,除非是有接觸血體液被污染,不然都不敢更換,以免相關物資不足而導致其他同事無法使用。為了因應物資不足,當時指揮中心甚至也推廣用電鍋加熱N95口罩以增加重複利用的可能,不過慶幸的是,物資方面雖然不足但不至於短缺,我們還沒有到需要使用電鍋加熱來重複使用N95口罩的地步。

 

困難中,看到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在疫情爆發後,和同事閒聊中意外的發現好多人幾個月都沒有回家,甚至住在外面的旅館中,因為在相對高風險的急診單位工作,隨時都有可能被確診者感染而不自知。在同事們的眼裡,我看到的是他們無私無畏的奉獻,他們捨棄了與家人的擁抱,選擇抱起床上氣喘吁吁的確診患者;放棄了與家人可以共度的溫馨時光,選擇與病患們共同守護在醫院裡。他們知道自己的工作具有高風險,但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他們不得不保持距離。這樣的決定背後,是他們對家人的無盡的愛和關心。他們知道,疫情的狀況太嚴峻,而家人的健康在面對未知病毒的時候又太脆弱了。

 

        與此同時,醫院也收到來自各界滿滿的防疫物資,種類五花八門,從民生必需的盥洗用品,到化妝品或乳液等。但其中最實際的或許是每天的防疫便當了,每天午餐或晚餐是最期待的開獎時刻,在疲憊和汗流浹背的採檢後,總能透過隔板看到對面同事打開便當後的笑容。無論便當內容是什麼,每一口食物都帶來了力量和慰藉,讓我們重新充滿活力。吃飽了,就又有力氣繼續為患者努力和奮鬥。印象很深刻的是其中有一次,在滿滿的愛心飲料之外,還附上了一張張小朋友手寫的卡片,謝謝叔叔阿姨要記得吃飯喝水喔!,看起來稚嫩的筆跡背後其實是很純真的一顆心,溫暖了我們所有人,也讓我們更有力氣向前走下去。

 

        在疫情最嚴峻的20212022年間,剛好負責輪值急診重症區的業務,在處理重症患者之外,更重要的是如果有確診或者是有確診疑慮的患者,都會一律到重症區的隔離室觀察及處理。也因此,全身包覆性的防護衣和N95口罩就變成在重症區的標準配備了。進入重症區有一道門貼著大大的「感染區禁止進入」,每次著裝好要進到重症區的時候,總覺得,跨過這道門好像就是到了另一個世界了。雖然過程中很多不安和不確定,但患者如果能得到適切的治療,或許這樣的努力就有了價值。常常在一陣忙碌後,看到身邊一起努力的夥伴處理完患者全身因為悶熱的隔離衣而濕透的模樣,我知道雖然害怕,但我不孤單,我還有一群夥伴在這裡一起努力著。

 

如果要急救,請不要放棄我

 

        因為疫情相關規定的關係,確診者進到重症區後,未確診的家屬是不能入內的,患者往往只能以電話聯繫,或是透過醫護人員協助傳達相關訊息。記得有一位確診的五六十歲阿姨,在確診後血氧濃度降的很低,但為了不想連累家人,所以在一開始就簽署了拒絕急救同意書,不進行插管和進一步的治療。但是隨著狀況越來越差,阿姨變成連稍微移動翻身都會氣喘吁吁,在協助阿姨和家屬視訊通話並了解病情後,阿姨決定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努力的活下去並接受插管治療,記得阿姨最後是康復著走出醫院的。但對部分的確診患者和家屬來說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有些狀況太嚴重的患者,往往在進急診室後,就再也沒有機會和家人見最後一面了。疾病來的太快也太如然,讓許許多多的家庭也因此破碎。作為醫護人員,能做的只是盡力為之,在可能的範圍內幫助最多的患者,在患者喪失鬥志時拉他們一把,給他們一些希望。我們不會放棄患者,但同時也鼓勵他們不要放棄自己,我們肩並肩的一起走著,或許走到最後,路的盡頭終究會看到光的。

 

(圖/前台大急診護理師王淳奕)

 

  

(圖/前台大急診護理師王淳奕)

 

>>下一篇:生活園地-2023杜鵑花節活動心得

<<上一篇:防疫前線經驗紀事-一名急診醫師的防疫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