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立臺灣大學 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 簡秀純
於丹麥哥本哈根大學交換期間,我選修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課程 (https://kurser.ku.dk/course/nifk14026u),這是專門訓練科學院碩士生學習基本創新解決方案、商業知識與跨學科能力的學程,期望透過創新創業理論和工具,協助非商學背景學生實踐專案。
這門課程為期兩個月,每週包含2天共11小時的課程時間,除了透過講師授課和外賓講述理論與工具外,也藉由工作坊和組員討論等環節,讓各組能夠在專題討論中,應用並實踐課程所學的工具及方法。課程的評量方式與過去我在臺灣的學習經驗相距甚遠,除將繳交小組專題報告和期末Pitch作為基本要求,另以期末口頭考試的表現,作為該課程是否通過的唯一標準。
我的小組聚焦於Megatrend中的高齡化社會議題,從一開始的發散討論到聚焦議題,我與來自西班牙、捷克、德國、波蘭的同學合作,從跨國家、跨文化的觀點出發,探討各地面臨的挑戰。而後,我們聚焦於偏遠地區長者慢性病回診的困難,例如照顧者需經常請假開車接送長者,不僅影響雙方身心狀態,也造成醫療與社會上的沉重負擔。在討論的過程中,我以公共衛生的視角,提供我們在東亞地區,特別是臺灣和日本現有的遠距醫療與交通接送車解決方案,並與組員共同探討這些方案是否適用於歐洲國家。經過進一步進行訪談,深入了解需求者、照顧者和醫療提供者的想法,發現歐洲人在疾病管理和照顧長者的觀念上與臺灣文化的差異,也讓我體會到跨文化學習的價值,在與來自不同背景的組員合作中,彼此的觀點和經驗不僅豐富了討論,也促使我從多元視角思考創新解決方案。
回想兩年前,我曾修習臺大創新設計學院所開設的「健康醫療與設計創新」課程,課程內容與此門課類似,但進行方式與教學團隊的組成截然不同。臺大課程由來自醫學、商業、工程背景的教授共同授課,分別從不同角度指導,外賓演講的嘉賓多為產業界高階主管,聚焦於實際的商業模式、醫療產業產品與服務的設計過程,課程也包含最小可行性產品測試輔導。相較之下,丹麥課程的主題較為分散,不受限於任何領域,講師和助教主要專注於創新設計與工具的應用,而較少針對專案主題本身提供深入的專業建議。此外,臺大課程的部分同儕已有創業經驗,助教群也具備醫療創新創業的豐富經歷,對於創新醫材或醫療服務的市場實踐有一定理解。這樣的課程結構使得臺大課程更貼近醫療實務現場,尤其在產品開發和市場策略上,給予學生相當多的實際支持。
這次的課程內容與跨國合作經驗,讓我深刻感受到全球化時代中多元視角的重要性。我的組員來自動物科學、電機工程等不同學科領域,對偏遠地區醫療挑戰的理解較為有限,而我對這些議題的看法,也受到臺灣醫療體系與文化的影響。在提出解決方案時,彼此的文化背景、學習經驗和專業知識成為了討論中的一大亮點,促使我不斷反思自己的既有認知,學習從對方的視角出發思考問題,也在不同的文化脈絡中考量當地的需求,調整並提出真正符合的解決方案。
總結來說,這次在丹麥修習創新創業課程的經驗,讓我體會到不同於臺灣的課程設計與學習氛圍,尤其是跨學科、跨文化的合作模式。這類課程不僅促使我跳脫純研究的思維與框架,讓我探索解決方案如何真正貼近使用者需求,並透過商業模式有效進入市場,實現永續經營。除此之外,也讓我對於跨文化合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與體驗,得以跨越原有的思維框架,應對不同文化和專業背景下的差異,不僅在技術或理論上有所學習,更加深如何透過實踐與合作,增強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和擴展全球化的視野。
>>上上一篇:公衛專欄-《2023夏,寫作肌肉的鍛鍊-工作坊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