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蔡承珈
春暖花開的春分時節,搭車來到苗栗,第一次在這裡停下腳步,於豐富火車站轉車至三義。有別於都市的喧囂,此處的民房建築與街景讓時間慢了下來。來到《好珈農莊》,由一對夫妻經營,先生是日本人,太太是台灣人,闆娘多年前至日本學習民宿經營後順道帶回愛情,與先生在苗栗落地生根,因此有別於一般民宿,這兒有日式風情,正巧碰上日本的女兒節,店裡擺著一組珍貴的女兒節裝飾,闆娘說這已是古董,現今女兒節擺飾都是架子沒有房子的,此房子擺飾已有80年歷史。
傍晚,闆娘父親教授大家咖啡豆知識,走至農莊後院,從自家栽種的豆子開始,再到如何烘豆,溫度、時間的掌握影響到同一批豆子,呈現不同風味。極淺培、淺培、中培及重培,掌握在我們的手中,除風味外,豆子的顏色也有差異。烘豆中,聽見豆子爆裂的聲音、接著磨豆,喀拉喀拉磨成粉狀後開始沖泡,水的溫度、水流、速度,每一步驟的講究為的是沖出來的這杯咖啡是專屬於自己最想喝的風味。小心翼翼掌握手速,專注地看著水注入杯中,熱氣裊裊的咖啡香充滿著小房子,最後像品茗般啜飲自己的手沖,搭配芝麻糕一口一口,喝下的不只是咖啡,還有對生活節奏的調整。
晚餐上桌,擺的是滿滿蔬菜,走的是輕盈健康自然路線,大量蔬菜與原型食物,配上長野味噌一同放入鍋裡,晚上吃火鍋。簡單的食材、原始食物味道,無火鍋料,卻也吃得飽足,闆娘請我們留一點胃,說還有驚喜,將剩下的火鍋湯頭結合米飯做出鮮甜的雜炊煲挑動味蕾。隔日早餐,是日式定食,簡單、清爽卻又豐富,紫米飯、糖心蛋、日式原始牛蒡絲、烤鯖魚、手工肉丸子,看似家常,卻樣樣講究,以元氣營養開啟活力的一天。有別於平日的蔬菜量攝取不足,這兩天一夜的飲食,無過多調味,單純品嘗食物的鮮甜與原味,身體不知不覺輕盈了起來,身體被好好對待,胃的飽滿,心理的富足。
兩天一夜輕旅行,踏回歸途,在健康飲食後,回到都市時突然吃平日食物,身體反而還有些排斥,我才驚覺,原來身體記得什麼是較健康的。這是我第一次參與咖啡的製作過程,重新理解咖啡的味道。以前總覺得咖啡苦、喝了會不舒服,但這次親自從豆子開始,發現原來真正原始的風味是可以由自己掌握,而天然的咖啡豆也不會讓身體出現不良反應的。
在農莊,看到闆娘的小朋友都在戶外奔跑嬉戲,一會與客人小孩玩拔河,一會晚上玩仙女棒,生活於大自然。有時候在想,生活於都市贏在起跑點、有競爭力、能適應社會,生活於鄉村有優遊自在,究竟什麼樣才是好的,真的是大哉問。這個問題也許沒有標準答案,但這趟旅程讓我發現,原來身體總比我們自己更早知道什麼才是剛剛好,也許真正的「好好生活」,就是願意停下來,聽見身體的聲音。
---------------------------------------------------------
公衛四季:臺大公衛電子報第018期【2025夏季號】文章 延伸閱讀
- 《健康老化:你我都該來一份的人生套餐》從科技到社會支持,打造不孤單的高齡生活藍圖
- 健康老化的新思維—新孝道共好時代
- Forecasting of infectious diseases: why do we need it?
- 植物性飲食與健康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