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中醫調養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碩士學位學程  林亞萱

 

        天冷時開始畏寒、流鼻水,出現感冒不適感了嗎?

 

        過去兩年因新冠疫情中醫使用率上升,其實在每年冬季流感流行感冒高發生率時,除了提前施打流感疫苗之外,利用中藥預防感冒發生也是不二選擇。在中醫系必修古籍--黃帝內經提到「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以問與答的方式,類似現在Problem based learning問題導向模式,強調「預防勝於治療」才是遠離疾病之上策,還需天時、地利、人和,順應節氣、配合環境,調整自己,和氣致中乃中醫養生理論的核心價值。

 

        當秋季霜降變了天,體感溫度感知微涼時,回憶起在大學試藥櫃旁、診療桌前,同學們彼此望聞問切,望神態是否精神、聞聲音是否有力、問最近食慾、二便、睡眠等,切脈配方,若安平渡大寒一年,此經驗方成自身預防感冒之基本方,究其根本端看個人體質。廣為人知的中醫八綱辨證「陰陽、表裡、寒熱、虛實」通常先論虛實,再看寒熱,區分虛寒、虛熱、實寒、實熱。虛寒可見內在不足,平日易感疲倦,自覺怕冷,四肢容易冰冷,或喜溫飲;實寒則為外邪太盛,氣溫驟降,可能因為外出遊玩或是游泳潛水,吹風受寒,或常冷食,兩證也可由實轉虛,為久病及虛的漸近過程。舉例來說,冬天到了仍冷飲或生食,若開始感受到身體趨冷,出現感冒畏寒流鼻涕,還可工作上課,到後來食慾變差、精神疲乏,久咳無法專注時,為由實轉虛徵兆。

 

        辨證後評估用藥,中醫可以根據當時狀況,如身體冷熱程度、咳嗽頻率狀態,痰的顏色與質地,是否發燒等等進行評估,在未感冒、快感冒、已感冒、感冒後的時期用藥都不相同。在秋冬之際未受寒時期調整體質,避免每到冬季感冒拖久未癒情形,最常使用解表藥與溫裏藥。解表顧名思義為解除(感冒)表證,區分為發散風寒和發散風熱,讓身體不受氣溫變化的影響。風寒表證會出現頭痛、畏寒、全身痠痛或發燒的情形,最常使用辛溫解表類中藥,藥性搭配作用有強度之區別,如最常使用桂枝,味辛溫可散寒,含有桂皮醛、肉桂醇等揮發油,服用會微發汗飲料中常用的肉桂也有相似成分,含量較高,發汗程度較強,屬於溫裡藥,有程度上的不同。風熱表證如治療新冠病毒則多使用辛涼解表藥,味苦可清熱,緩解喉嚨刺痛灼熱感,而菊花也可以退喉嚨不適,但強度不足則改用於魚腥草,苦味更重、作用更強。用藥強度與劑量,除了體質辨證以外,也與環境、體重有關。如果今年天氣溫度較低,或是到出國深造的地方較為寒冷,體重增加了,用藥強弱與含量會不同。

 

        最常問到中藥的副作用,依神農本草經區分為上中下品。上品為君,大多屬於類似養生藥,長期服用不會傷身體,常見如補氣的黃耆、補血的大棗、溫身體的桂枝等,為冬季疲倦頭暈怕冷,調整體質常用的強壯單味藥;中品為臣,以養生與治療藥為主,如可治感冒和身體痠痛的葛根、可開脾胃也治胃冷痛欲吐的生薑等;下品為佐使,如通便的大黃,不能常服用且劑量不能太大。以前在中醫系試藥櫃裡可從藥物使用量看出端倪,最常被嚐試的為上品,多為養生之用。

 

 

        總歸來說,冬季的中醫調養在致平和,不在天冷時過食生冷,避開在晨晚低溫時運動,順應天時,增加睡眠時間若本身食慾佳,睡眠好,有精神,不用作過多調整,也不用服藥。若過去在冬季常感冒、過敏性鼻炎復發、氣喘發作,新冠後遺症未除、四肢冰冷、精神不佳,或是皮膚乾癢,防微杜漸治未病,可以嘗試中醫調養好過冬。

 

>>下一篇:公衛專欄-簡介冬季呼吸道病毒感染和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