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溫暖的跨單位合作

/詹珮君*、伍倢瑩**、林先和***

 

*臺大流行病學暨預防醫學研究所 兼任助理教授

*疾病管制署 慢性傳染病組 副組長

**臺大流行病學暨預防醫學研究所 研究專員

***臺大流行病學暨預防醫學研究所 教授

***臺大公共衛生學院全球衛生學程 主任

 

臺灣不是第一次遇到疫情,但2020COVID-19的衝擊是全面的,SARS-CoV-2病毒讓受感染者還沒發病就已經可以傳染給他人,臺灣老中青三代,都在找適應疫情的方式。同時民眾還得適應防疫單位、公共衛生學術界以及醫療單位的磨合。2021年四月底,北臺灣的疫情小規模爆發,國內雖然已經有AZ疫苗供貨,但並沒有足夠的疫苗量和接種意願,也還無有效的抗病毒藥物,防疫單位則必須要以清零的防疫方向,維持尚未得到疫苗免疫力的民眾,受到最少疾病重症的傷害。當時重要的防疫策略之一--疫情調查(下稱疫調),精確的將接觸者檢疫Quarantine (在臺灣用接觸者隔離這個名詞,導致偶爾會跟確診者的隔離搞混),降低下一波的損害,甚至能終止傳播。在當時「一個也不能少」般風格的疫調,就是一個「必須得做的事情」。

 

單週超過1000人確診通報,縣市的疫情調查工作就已經非常緊繃。2021年第19週,全國確診人數超過1500人,五月中旬 (第20週,確診超過3300人),臺北市首先開始停班,當時的東區,餐廳不能內用、街上人車稀少,時間彷彿靜止。政府雖然並沒有發布停止實體上班,但規定室內場所實名制,且超過一定人數的活動都不能辦理,人流創新低有助於新冠疫情蔓延。20203月指揮中心早已透過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宣導「企業持續營運計畫」,且許多公司也實際演練過在家上班,所以在社區疫情來時,以在家上班、不同上班時段或異地上班等方式因應,讓公司同部門同業別的員工密度最稀少,還能盡量維持營運和收入。疾病管制署(以下稱疾管署)和全國的衛生單位,加班時數多到勞工安全檢查一定不會過,也只能常常自嘲,這種時候只有公衛和醫護不會失業。這次疫情,大部分的國家都面臨醫療公衛,甚至基礎維生設施工作人員surging manpower capacity 的窘境,臺灣也不例外地發生疫調人手不足的情況。疫災時,還會因為工作人員被家戶內傳播,造成職場同事傳染而無以為繼,所以需要靈活人力的雇用以及快速的訓練,因應疫調人力不足的窘境。泛科學將疫調量能的情況及提升之急迫性做過整理(https://pansci.asia/archives/322373),並將霍普金斯大學的接觸者追蹤課程,翻譯成繁體中文,供各界人士快速地進行相關知能的訓練。

 

在當時的情況,1922全國一天的進線量,已超過萬通電話,後送北區管制中心的案件每日突破百件,疾管署的慢性傳染病組 (下稱慢性組)的同仁,立刻投入支援臺北區管制中心的1922後送業務。指揮中心為了讓同仁能回防原本就很沉重的慢性組業務,任務轉型成在本部一樓大廳成立熱線中心,白天先由慢性組帶著本部各單位支援進駐的同仁接後送電話,讓慢性組同仁只需接困難回答項目及夜班緊急電話,得以維持結核病愛滋病性病的業務品質。六月中旬,指揮中心決定由照護司募集人力,與公共衛生學會(下稱公衛學會)合作,進行20位工作人員的徵才。網路報名一開放,熱烈程度遠遠超過主事的照護司期待,超過400位有意願者線上報名,只好緊急關閉報名表單。有了足夠優質的工作人員, 1922臺北區後送支援中心,總算順利接下任務,由照護司和疾管署聯合專業指導,直到在七月底完成使命,將業務回歸臺北區管制中心。

 

公共衛生實務上需要人力,而公衛師也需要職前訓練以隨時準備投入職場上工。當時公衛學會的秘書長林先和與我聯絡,表示公衛學會想替政府大量地訓練公衛疫調人力,為COVID-19的疫情盡一份力。在1922後送徵才與公衛學會的合作經驗後,見識到公衛人的熱血,對公衛畢業生的戰力和熱情,更有信心。疫調這麼扣合時事題的訓練,應該也會非常熱烈響應。再加上15年來與林秘書長為了結核病一起奮鬥的交情,公餘EMAIL往來搭配電話討論,很快地就將教育訓練的經驗分享給公衛學會,由公衛學會處理前置作業,進行招生、課程安排、課後測驗及認證等庶務。在公衛學會陳保中理事長的支持下,2021710日的「疫情調查教育訓練工作坊」順利展開,同場聯映的還有疾管署防疫醫師蘇家彬和陳孟妤,以及流預所的范怡琴老師,可謂黃金夢幻講師陣容。課程當場線上Q&A詢答之踴躍程度令林秘書長與我都感嘆,若平常上課同學有這麼認真發問就好了。該場訓練工作坊線上超過3000人參與,有2076人參加當天的課後考試,有1880人當場通過拿到證書。此外,各地衛生局/健康服務中心有上百位報名,實際上課有64位,光是臺北市就有18位報名,13位上課,等同於提供工作人員的在職訓練,彌補了政府無法在短時間內做到教育訓練的缺憾。學員反饋意見給我們,其中一位開業醫師表示為了消化我們的課程,花了一個早上再複習一次也要學會;已經擔任保險員的公衛系學長,也回鍋訓練;有些老師實驗室整間都來報名參加;訓練完成的證書即時於社群中傳播,意外地激起沒有參與到的公衛畢業生諸多好奇與討論。

 

訓練內容與課後的問與答,不但激起學員的熱情,也讓我們再次深刻地感受到,公共衛生教育訓練的重要性。特別我國已於2020年完成公共衛生師法,目前全國共有197位專業的公共衛生師,如何妥善將公衛師納入政府及民間體系內發揮效用,以因應未來可能再次來襲的疫情或其他緊急公衛事件,都需要政府相關單位進行政策及法條上的合理規劃。

有效有用的培育人才,需要長期的規劃,但因應緊急的疫情,跨單位間的合作,學會無私的奉獻和參與,在疫情紛紛擾擾的挑戰下,帶來溫暖有效的教育訓練解方。人員異動是常態,工作手冊和教育訓練,必須投入資源,人員熟練度之提升,也會讓必須接受疫調的民眾,雖然因為介入措施有可能受到自由的剝奪,但感受到尊重和隱私的保護,較能夠配合完成任務。

 

 

>> 下一篇:防疫前線經驗紀事-封城三年在西雅圖隨筆

<< 上一篇:防疫前線經驗紀事-公共衛生學者在新冠防疫的耕耘